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145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03篇
综合类   217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61.
造船用双角钢式脚手架的危险点电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角钢式脚手架进行应力测试和理论计算研究.采用电测法测试了危险截面的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4测点是危险点;采用斜弯曲理论进行理论计算,所得结论与实验测试是一致的,其中2点受拉应力作用.上述分析为脚手架的设计、制作和安全使用提供了强度分析依据.同时还对脚手架其他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2.
首先对水泥行业产能与产量数据进行调研,对不同的工艺采用不同的CO2排放因子系统地计算了2000—2009年各点源企业水泥生产的CO2排放量,在点源企业排放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计算了各省份及全国总排放量的年度增长趋势。其次利用ARCGIS绘制了全国水泥行业排放点源年度分布图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调查分析了我国水泥企业CO2排放源点源分布与变化规律,对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3.
干燥条件下高硫煤低温氧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揭示不同环境条件下高硫煤的低温氧化特性,选取含硫量较低、自燃倾向性较高的褐煤,向其添加不同比例的FeS2,配制成含量分别为3%,5%,7%的混合高硫煤样,利用中国矿业大学自行研制的煤氧化模拟试验系统,测试分析干燥混合煤样在低温氧化过程中,交叉温度和指标气体CO产生量体积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随着FeS2含量的增加,煤样的氧化特性受到抑制:交叉点温度升高;指标气体CO产生量在相同温度时体积降低。因此,在高硫煤层自燃火灾防治过程中,应尽量控制煤层周围环境的干燥度。  相似文献   
64.
露天矿作业现场运行的设备碰撞事故属于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尽管发生并不频繁但是同类事故依然在生产中发生。控制诱发该类事故的危险点是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根据现场的事故案例运用AHP法,通过对危险点排序找出其中的重要度,确定碰撞事故中的主要诱发因素,以此在动态生产中识别系统关键节点的危险性,找到预防同类碰撞事故的有效措施。由于诱发危险点在生产中的复杂性,AHP法解决的只是一段时间内的问题,但也为快速掌握安全预控问题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这样在管理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为工艺运行的安全预防和控制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65.
The flash point temperature of Tri-n-butyl phosphate(TBP) and Tri-iso-amyl phosphate(TiAP) in n-dodecane binary mixture has been measured for the entire concentration range using the continuously closed cup flash point apparatus based on the ASTM D6450 method. The flash point was predicted using the UNIFAC group contribution model. The measured flash point was also compared with the prediction from the NRTL, UNIQUAC and Ideal solution models. The UNIFAC model is able to predict the flash point fairly well for the TBP–dodecane mixture and for TiAP–dodecane mixture no improvements is obtained over the ideal solution assumption. The flash point shows positive deviation from ideal solution behavior for both the binary mixture.  相似文献   
66.
为了提高管网地震监测点布局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基于管网微观水力计算模型和动态分级法,提出供水管网震后流量监测点的动态分级优化布局模型。首先,利用管网微观水力计算模型计算管段流量的影响系数,构建管段的影响系数矩阵,并利用信息熵确定管段权重;其次,标准化处理影响系数矩阵,通过聚类迭代提出供水管网地震流量监测点优化布局的动态分级方法,对供水管网震后流量监测点进行优化布置分级评定;最后,根据工程实例进行方法实践,结果表明:供水管网中的管线分类较为科学合理,地震监测点在供水管网上分布也比较均匀,而且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保障了震时管网的监控效果和日常建设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7.
Regime shifts and resilience in China’s coastal ecosyste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e Zhang 《Ambio》2016,45(1):89-98
Regime shift often results in large, abrupt, and persistent changes in the provis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can therefore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human wellbeing. Understanding regime shifts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ecosystem recovery and management. China’s coastal ecosystems have experienced substantial deterioration within the past decades, at a scale and speed the world has never seen before. Yet, information about this coastal ecosystem change from a dynamics perspective is quite limited. In this review, I synthesize existing information on coastal ecosystem regime shifts in China and discuss their interactions and cascading effects. The accumulation of regime shifts in China’s coastal ecosystems suggests that the desired system resilience has been profoundly eroded, increasing the potential of abrupt shifts to undesirable states at a larger scale, especially given multiple escalating pressures. Policy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need to incorporate resilience approaches in order to cope with future challenges and avoid major losses in China’s coastal ecosystem services.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doi:10.1007/s13280-015-0692-2)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相似文献   
68.
传统的角度偏差经验值方法导致落物风险评价过程中的落点和危险区预测存在较大误差,科学化、立体化、完整化、多因素概化的落物轨迹和落点分析方法及工具缺位。为此,以海洋平台圆柱体落物为研究对象开展先导研究,在2D运动理论模型基础上,考虑3维、6度受力与运动参数,引入粘性拖曳力系数经验公式、海流运动、旋转升力和力矩项,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落物水下3D运动轨迹预测模型,并以现场实验数据校验表明模型方法可行、结果更可信;据此以Matlab 2016为程序设计平台编制了海洋平台圆柱体坠落运动预测分析工具(MREDP),分析了坠落运动落点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倾斜角度的增大,落点偏移距离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于62°时达到最大值,运动轨迹整体呈现螺线曲率减小、向轨迹曲线外开口侧偏移趋势;落点分布变化可分为Y轴偏移稳定主导阶段、X轴偏移实力型快速主导阶段和X轴偏移机会型主导阶段3个阶段;相对MREDP预测结果,DNVGL-RP-F107经验性角度偏差推荐结果较为保守,MREDP可为DNVGL-RP-F107提供更加准确、可信的轨迹曲线和落点取值。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采用Monte Carlo方法表征实际工程中起始运动参数随机性和入水撞击产生的不确定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69.
地震发生初期,各受灾点对物资需求的紧迫性存在差异。在应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救援效率,应急资源需要按照受灾点需求紧迫性优先级进行分配和调度。首先,构建了受灾点需求紧迫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博弈论方法将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权重组合系数及各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其次,利用马氏距离和灰色关联分析改进TOPSIS方法,建立了受灾点应急物资需求紧迫性分级模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受灾点应急物资需求紧迫性分级研究,并将该评价结果与传统TOPSIS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以科学、客观地确定权重组合系数,消除指标间相关性,使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表明该评价方法科学、可行、有效,能为应急救援物资配送提供有效支持和决策。  相似文献   
70.
抚育间伐对栓皮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育间伐是一种重要的改善林木生长条件的经营措施,对林分结构和动态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抚育间伐对林木种群空间结构与格局影响的内在机制,以间伐和未间伐的栓皮栎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2个100 m×100 m样地并进行每木定位和调查,在采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方法将栓皮栎种群划分为幼树(2 cm≤DBH<5 cm)、小树(5 cm≤DBH<13 cm)和大树(DBH≥13 cm)3个生长阶段的基础上,分别采用Ripley’s K函数衍生的g(r)函数和双变量g12(r)函数,对栓皮栎种群空间分布点格局及不同生长阶段栓皮栎种群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和未间伐样地栓皮栎种群空间分布点格局分别在0-16 m和0-33 m距离尺度内呈聚集分布,而分别在大于16 m和33 m距离尺度内呈随机分布;间伐和未间伐样地栓皮栎幼树、小树和大树的株数比分别为8?741?699和261?1134?683,且间伐样地栓皮栎幼树、小树和大树种群分别在0-14、1-16、0-6 m距离尺度内呈现均匀或聚集分布,而在其他距离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栓皮栎幼树、小树和大树之间仅在间伐样地0-6 m距离尺度内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而在未间伐样地更大的距离尺度内有显著的关联性,如栓皮栎幼树和大树之间在6-38 m距离尺度上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抚育间伐一定程度上使得栓皮栎种群在更大距离尺度上呈现出随机分布状态,并弱化了不同生长阶段的林木栓皮栎种群的关联性,这调整了栓皮栎种群空间竞争关系,有利于大径级林木个体的培育。该研究可以为开展抚育间伐对林木种群的影响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抚育技术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